處暑來臨,夏季將盡。你的夏季日常是不是這樣的:清晨,被鬧鐘叫醒,換上清涼的短袖或是長裙,開始一天的工作學習;午間,喝上一杯透心涼的冷飲,收獲一絲難得的清涼;晚上,吹著空調,享受忙碌過后的閑暇時光。你有沒有想過,當年生活在紫禁城的人們,他們是如何度過夏季的呢?沒有現代科技加持,他們的夏季會不會很難捱?
8月23日,處暑當天,我們把故宮課堂搬進抖音直播間。從下午4點至晚上8點半,在觀眾只能與故宮惜別、遙望故宮夜景時,五位故宮專家將在“故宮博物院”抖音賬號,帶你聆聽古人的夏日生活,近距離了解故宮,收獲奇妙、準確、直觀、生動的文史知識。
當你身著輕薄服裝時,你可能好奇,炎炎夏日,清宮中的人們真地會頭戴裝飾復雜的笨重頭冠、身著繡有十二章紋的厚重龍袍嗎?他們不會中暑嗎?故宮博物院宮廷歷史部研究館員嚴勇將為我們揭曉清宮服飾的“清涼”奧秘。原來,宮廷里真的有薄如蟬翼、輕若煙霧的服裝!
當你打開暑假作業,開始一天的學習時,或許也會帶著點對假期將盡的小憂愁。但你知道真正意義上的暑假其實直到清代晚期才出現嗎?故宮博物院宣傳教育部副研究館員高希告訴我們,在更為古老的時光深處,即使是酷暑難耐,大人小孩也還要勞作讀書。明清皇子們的學習生活,其實和我們如今也有相似之處。這些皇子,有的成了學霸,有的只是學渣。
故宮科普上新了
上半年,故宮博物院與抖音共同推出“抖來云逛館”計劃,助力故宮的藏品文物視頻化,打造視頻版百科全書。 “故宮博物院”抖音賬號現已上線歷史篇、陶瓷篇、鐘表篇、服飾篇、珍寶篇、青銅器篇、建筑篇、中西交流篇等十四個合集。
幾乎每個科普短視頻的評論區都有長長的觀眾留言:“老師的講解比現場看收益更大”“漲知識了”。
只有了解了文物的故事、了解了真實的歷史,我們才能知道自己從哪里來,要往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