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故宮研究院主辦、玉文化研究所承辦的故宮學術專題系列講座第94講、玉文化講壇第八講于2022年9月21日上午以云講座的形式在“騰訊會議”網絡平臺上舉辦。長期致力于中國早期玉器與玉文化研究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朱乃誠研究員應邀作了題為“商代王室秘藏——婦好玉器”的專題講座。講座由玉文化研究所所長徐琳主持。
商代晚期是中國古代玉器與玉文化發展最為重要的階段。1976年在河南省安陽市小屯村西北發掘的婦好墓,墓主是商王武丁最寵愛的妻子。該墓出土的750多件玉器是迄今發現唯一一批器類完整的商代王室玉器,匯集了商王武丁一代所見玉器的精華,是了解中國古代玉器玉文化及商代晚期玉器特點的重要資料。朱乃誠研究員曾任社科院考古所信息中心主任以及策劃了兩次婦好墓匯報大展,上手了大部分婦好墓出土玉器,見解更是獨到。他在本次講座上通過對750多件婦好墓出土玉器的梳理向大家分享了對于“婦好”其人的認識以及武丁時期具有時代特征的玉器類型、玉雕紋飾特點等等。
首先,主講人簡要介紹了婦好墓發掘情況、隨葬情況及目前的研究現狀。商代王、王后墓葬大都埋葬在王陵區,多被盜掘一空,雖發現不少玉器,但是究其根本對玉器種類、玉料來源、器型、功能、工藝特點等無法有全面認識。1976年位于宮殿區的安陽殷墟小屯5號墓的發掘,經過發掘者后期繪制復原模型可知,玉器大多出土于中間棺槨的位置,青銅器置于四周。根據青銅器銘文可知,墓主是婦好,共隨葬1928件文物,其中青銅器468件,玉器755件。對婦好墓755件玉器的研究主要是婦好墓的挖掘者鄭振香先生和陳志達先生,以及2016年婦好墓四十周年時結合首都博物館和廣州省博物館的兩個展覽出版的圖錄和論文集等。
其次,主講人通過分析梳理755件玉器歸納出“婦好”其人的六大人物特征。
第二,“婦好”是一位王后。婦好墓出土各類精致玉器反映了王室使用玉器的盛況,比如刻畫紋飾的玉匕,最精致的玉器柄,雕琢龍紋的玉紡綸,玉梳和玉簪以及各種圓雕動物作品等。這些玉器體現了商代王室使用高檔次精美玉器的基本特征。
第三,“婦好”生育過子女。從發掘出土的青銅器銘文可知,有婦好子女送給她的禮物及為其制作的祭器。那么有沒有子女贈送過玉器?目前尚未可知。
第四,“婦好”曾主持過重要的祭祀活動。有不少玉器跟祭祀活動有關。
第五,“婦好”在商王武丁諸位妻子中地位很高,這點從出土青銅器上銘文記錄有其他妻子贈送給婦好的禮物可知。
第六,“婦好”是一位能征善戰的女將領。除從出土甲骨上所見婦好曾參加伐土方的戰爭以及曾率將領征伐東夷之外,在隨葬玉器中發現有41件玉戈,此外還有玉矛、玉戚、玉刀等。除部分是早期玉器外,其余大部分有鮮明的武丁時期玉器特點,中脊起棱,兩邊邊棱清楚,有血槽,不排除是實戰兵器的可能。此外,婦好墓還隨葬了大量的青銅兵器,約占隨葬青銅器的四分之一。
講座尾聲時,主講人與線上的專家學者和聽眾就婦好墓挖掘時的困難、出土帶插榫玉器的使用功能、柄形器的功能用途等問題進行了交流討論,反響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