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瘞鶴銘》原刻在江蘇鎮江焦山西麓崖石上,宋時被雷擊崩落長江,石碎為五。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由陳鵬年募工移置山上,后砌入定慧寺壁間。今殘石尚存,陳列在寶墨軒碑廊大院的碑亭中。正書,文左行,共計88字,較出水時又損數字。
華陽真逸撰,上皇山樵書。前人對其時代和作者辯說紛紜。宋蘇舜欽詩云:“山陰不見換鵝經,京口親傳瘞鶴銘?!闭J為是東晉王羲之所書,也有人說是唐人顧況書,還有人以為是唐代王鑚書。宋著名金石家黃伯思考為梁陶弘景書,明都穆《金薤琳瑯》,清顧炎武《金石文字記》等多從黃說。
《瘞鶴銘》字體厚重高古,蕭疏淡遠。原文就崖書石,故其行之疏密、字之多寡、大小俱不雷同,參差錯落而有奇趣。字里行間流露出濃厚的六朝氣息。歷代文人書家對此贊譽甚多。宋黃庭堅以為“大字無過《瘞鶴銘》”。黃伯思云:“蕭遠淡雅,若其為人?!彼尾苁棵嵩疲骸敖股健动廁Q銘》筆法之妙為書家冠冕?!薄动廁Q銘》的書法對后世影響很大,為隋唐以來楷書的風范。黃庭堅書法得力于此。
此拓本為故宮博物院所藏宋拓仰石本,落水前精拓本,共三十余字。潘寧題簽,王文治、潘寧、鐵保等跋。有“游似”印,費兆錕、崇思私印,鐵保私印。石賓、師吾齋珍藏等印23方。
此銘宋陳思《寶刻叢編》、趙明誠《金石錄》,明都穆《金薤琳瑯》等書均有著錄。瘞,埋葬之意,瘞鶴從字面上講,應為埋鶴之意。
長江,中國第一大河,發源于青海省,流至上海入東海,全長6,300公里,流域面積180萬平方公里。因江上風帆及眾多名勝古跡點綴其間,故有“歷史畫廊”之稱,為詩人和畫家們常用的創作題材。 陳鵬年(1663—1723年),清初大臣,詩文作家。字北溟,謚恪勤,湖南湘潭人。曾兩次入英武殿修書,官至河道總管,兼總漕運事,為官清廉。有《滄州詩集》、《道榮堂文集》、《河工條約》等,又在英武殿奉旨撰修《物類輯古略》、《月令輯要》諸書。 王羲之(303—361年),東晉書法家,字逸少,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出身名門,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故又稱“王右軍”。他早年以衛夫人(鑠)為師,草書學張芝,正書則取法鐘繇,又博覽秦漢篆隸碑刻名跡,自出機杼,創出妍美流變的書體,取代了以往古拙質樸的書風,自成一家。評者謂其草書濃纖折衷,真書勢巧形密,行書遒媚勁健,千變萬化,而體勢自然。對我國書法藝術的發展具有繼往開來的巨大貢獻,對日本書法界也有深刻影響.有“書圣”之譽。所書《蘭亭序》尤膾炙人口,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傳世唐代摹本有《蘭亭序》《快雪時晴帖》《喪亂帖》《寒切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上虞帖》等,刻本有《樂毅論》《十七帖》以及唐僧懷仁集王書的《圣教序》等。黃伯思(1079-1118年),字長睿,自號云林子,邵武(今福建省邵武人)。官至秘書省校書郎。工書,“正、行、草、隸書皆精?!?
陶弘景(452—536年),字通明。丹陽秣陵 (今南京) 人。仕齊,梁時隱居勾曲山,自號華陽陶隱,晚號華陽真逸。幼聰敏,年四、五歲就以獲為筆,劃灰學書,及長讀書萬卷。其書勁利,骨體遒媚。
都穆(1459—1525年),字玄敬,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明弘治己未進士。歷禮部主客郎中,加太仆少卿。七歲能詩,及長泛覽群籍,奉使至秦中,搜訪金石遺文,摹拓繕寫,著有《金薤琳瑯》。
顧炎武(1613—1682年),初名絳,字寧人,號亭林,世稱亭林先生,江蘇昆山人。少年時參加“復社”的反宦官權貴斗爭。清兵南下后,又參加昆山、嘉定一帶的人民抗清起義。入清不仕,改名炎武。學問淵博,于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儀象、河漕、兵農以及經史百家、音韻訓詁之學都有研究。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亭林詩文集》等著作。 黃庭堅(1045—1105年),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又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舉進士,以校書郎為《神宗實錄》檢討官,后擢升起居舍人、秘書丞、國史編修官。紹圣年間因章惇、蔡卞等黨人論實錄多誣,被貶為涪州別駕,安置黔州,此后多次被貶官在外,最后至宜州(今廣西宜山),死于該地。他曾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俱學于蘇軾門下,被稱為“四學士”。他善為文章,長于寫詩,尤以擅長書法著稱,其楷體字勢開張,筆力剛勁;草體盤曲迴旋,變化無方,被譽為北宋四大書家之一,著有《山谷集》行世。又名水前拓本,是落水前拓。
王文治(1730—1802年),字禹卿,號夢樓,江蘇丹徒(今鎮江)人。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探花,官翰林侍讀,出為云南知府。高宗南巡,至錢塘僧寺,見文治書碑,大賞愛之。內廷臣有告之文治者,招使出不應也。善畫,工書,與翁方綱、劉墉、梁同書齊名,合稱“清四家”。著有《夢樓詩集》、《快雨堂題跋》。卒年73歲。<BR> 鐵保(1752—1824年),字冶亭,號梅庵,又號鐵卿,滿族正黃旗人。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進士。嘉慶年間官至兩江總督、吏部尚書。多次因事遣戍,道光初年以三品卿銜致仕。擅詩,少時即與百齡、法式善稱三才子。工書畫,楷書宗法顏真卿,行草書宗法二王、懷素、孫過庭,時人謂其書與劉墉、翁方綱、成親王永瑆并駕,為“乾隆四大家”之一。嘗刻《惟清齋帖》為士林所重。著有《惟清齋全集》、《白山詩介》、《淮上題襟》等書。
TAG標簽耗時:0.05272984504699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