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喜歡花朵,更期待果實。粉嘟嘟的桃子、金燦燦的佛手、紅寶石似的石榴、綠油油的葫蘆、紫水晶般的葡萄,還有那紅通通的柿子……這些果實色彩繽紛、清香誘人,可供觀賞、品嘗,有些還可入藥。更有趣的是,我們的祖先還賦予了這些果實豐富的象征意義,在生活中廣泛使用它們的造型、圖案,傳達著吉祥的寓意。
你知道故宮博物院收藏著多少件珍貴文物嗎?在這琳瑯滿目的珍寶中,許多器物的裝飾圖案中,都可以看到作為吉祥符號的佳果。讓我們一起來仔細觀察,去探尋、解讀它們的吉祥寓意!
“佳果呈祥”是故宮博物院今年來面向社會公眾推出的一項教育課程。課程中,“果實”所蘊含的歷史文化知識被分解成孩子們比較容易識記的知識點,由老師為學生進行詳細講解及介紹,并帶領學生一起制作葫蘆掛瓶。學生可以通過學習“果實”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吉祥寓意,在素胎上繪畫自己喜歡佳果圖案,提高學生的繪畫和動手能力。
課程對象:7-9歲學生
內容模塊:“果實”背后的吉祥寓意,與佳果相關的藏品,繪制佳果圖案,制作葫蘆掛瓶
“佳果呈祥”授課現場
同學們聚精會神地描繪葫蘆掛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