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時間:2017年8月13日09:30-11:30
講座地點:故宮博物院兆祥所
集合地點:故宮博物院神武門外西側
集合時間:2017年8月13日8:45-9:15
講座題目:紫禁城古建筑的營建思想與文化
主 講 人:周乾
專家介紹:
周乾,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北京工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雙博士后?,F主要從事館藏文物防震保護及文物建筑科技保護研究。在國內外專業期刊、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100余篇。主持并完成文化部科技創新項目、北京市博士后基金項目、故宮博物院科研基金項目等課題數項。獲國家授權專利6項。
講座提綱:
建于明代的紫禁城(今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本次講座將根據紫禁城營建過程中的思想及文化內涵展開,演講者將結合現場調查、文獻查詢、科學分析等成果探討紫禁城營建過程中的文化思想及其屬性。探討內容包括紫禁城的建筑選址、建筑布局、建筑造型、建筑等級、建筑命名、建筑色彩、建筑數字等方面滲透的文化內涵,并將分析《周易》、《周禮考工記》中“天人合一”、“陰陽學說”、“五行五色”、“左祖右社”等思想對紫禁城古建筑的文化影響。
在此基礎上,演講者將對紫禁城古建筑風水的科學、文化與迷信屬性進行辨析,剝離其中糟粕,歸納其中的科學與文化精華,提出對紫禁城古建筑風水中的客觀與辯證認識方法。演講者希望通過對紫禁城古建筑文化較為全面的論述,來推動公眾對紫禁城建筑文化的客觀和辯證認識,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推進中國古建筑工匠精神及營造技藝的傳承與發展。
發表論著:
專著:《故宮博物院文物防震保護科技研究》,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年。
論文:2017年:《故宮太和殿二層斗拱水平低周反復加載試驗》,《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年第47卷第1期。2016年:《故宮太和殿某正身順梁榫卯節點加固分析》,《防災減災工程學報》2016年第36卷1期。2015年:《故宮太和殿動力特性與常遇地震響應》,《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15年第1期。2014年:《古建嵌固墻體對木構架抗震性能的影響分析——以太和殿為例》,《四川大學學報》2014年第1期。2013年:《故宮太和殿抗震構造研究》,《土木工程學報》2013年第46卷增刊S1期。2012年:《故宮古建筑結構可靠性問題研究》,《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12年第4期。2011年:《Experimental study on aseismic behaviors of Chinese ancient tenon-mortise joint strengthened by CFRP(CFRP加固古建筑榫卯節點抗震試驗)》,《東南大學學報(英文版)》2011年第2期。
此次“故宮講壇”為公益講座。因場地有限,講座限80人,額滿為止。有意聆聽的朋友請直接點擊鏈接http://www.huodongxing.com/event/6399989842100,填寫姓名、身份證號、聯系電話、郵箱等有效信息并提交,通過審核后,網站將自動發送預約號至登記的手機和郵箱,表示預約成功。報名時間:2017年8月10日15:00至11日15:00。講座當天上午8:45-9:15,預約聽眾憑有效證件及預約號領取入場券。也可以關注故宮博物院的官方微博@故宮博物院(新浪微博、騰訊微博和人民微博)及官方微信公眾賬號“微故宮”,了解講座相關信息。
特別提示:
1、本次講座活動地點在故宮博物院兆祥所,以活動行網站發送的報名成功的短信為準,沒有報名成功的無法參與此次活動。
2、講座位于非開放區,講座過程中請您不要自行離開活動現場,如有特殊情況請聯系工作人員。
3、簽到時間為8:45—9:15,請您安排好出行時間,務必按時抵達。
4、請不要攜帶大型背包進入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