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9日故宮博物院教育中心正式啟用。下午,故宮教育中心與故宮文物醫院及“建福榜”揭牌儀式在故宮博物院舉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及各方代表出席了揭牌儀式。
儀式上,單霽翔院長對故宮教育中心進行了介紹。作為重要的公眾教育基地,故宮教育中心成立的意義在于充分整合故宮現有教育資源,開展針對不同年齡段觀眾的教育或研修活動尤其為常年面向中小學生及家庭觀眾進行的各類專題教育項目提供了靈活便利的場地空間。故宮教育中心的啟用,對于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故宮博物院教育中心位于故宮熙和門南北兩側,面積約800平方米。經過一年多的項目規劃、工程改造和室內設計,目前教育中心改造工程已經完成,現包括綜合性教學空間4個、開放型閱覽空間2個,可同時容納200余人,此外還配套有故宮志愿者工作站和志愿者閱覽室,這將有利于志愿服務和教育服務的結合開展。
教育中心揭牌后,文化部外聯局局長助理王晨,北京市教委會委員葛巨眾,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馮乃恩、副院長婁瑋前往教育中心進行掛牌儀式,林鄭月娥司長、單霽翔院長等各方領導也出席了儀式并為受邀中小學校長代表贈書,所贈書籍為故宮出版社剛剛出版的《故宮博 物院課程教材:綜合實踐活動》,匯總了故宮宣教部近年來廣受歡迎的9個教育項目,另外9個項目將于明年匯編出版。
林鄭月娥司長、單霽翔院長為校方代表贈書
各領導、校方代表在故宮教育中心前合影留念
今日是教育中心正式啟用的第一天,故宮宣教部在4個教育空間內進行了8個教育項目展示。儀式結束后,林鄭月娥司長、單霽翔院長和各方代表一同進入教育中心現場觀摩了正在進行的教育項目。
來自北京市海淀區雙榆樹第一小學的學生參加了八旗平面人偶制作和石子畫創作體驗活動。兩個活動均為宣教部面向小學生開展的特色教育課程,以傳統授課模式結合動手活動體驗。
八旗平面人偶制作課程中,老師向學生介紹了清宮八旗武備,同時以萌趣可愛的八旗娃娃制作活動,帶給學生關于八旗知識直觀而深刻的感受和有趣而新穎的體驗。
八旗平面人偶制作活動現場
石子畫創作體驗活動中,老師帶領學生一同欣賞和釋讀了石子畫,并讓學生進行親手制作,鍛煉動手能力、鼓勵推陳出新。
石子畫創作體驗活動現場
故宮宣教部主任閆宏斌為林鄭月娥司長、
單霽翔院長解說教育項目詳情
來自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學的學生參加了刻章體驗和藏品閱讀課程。兩個活動為宣教部面向中學生以及成人設計的特色教育課程,既采用了傳統授課模式,也包括自主型探究學習。
在乾隆五璽刻章體驗的課堂上,老師以收藏印和“乾隆五璽”的歷史知識為基礎,為學生們勾勒出乾隆帝作為“文人皇帝”的形象,還通過動手刻章的體驗活動加深了大家對相關知識的理解。
學生認真刻章,老師細心指導
而藏品閱讀課程,則為新型啟發性自主學習課程。課堂上,老師為學生提供了走進博物館觀察和閱讀文物的方法和基本的文物操作規程,學生則通過對實物的觀察認知,在老師的引導下閱讀藏品并講出藏品的故事。
藏品閱讀課現場
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學學生向林鄭月娥司長、
單霽翔院長進行了課程成果展示
“中印佛教雕塑展教師工作坊”為學校美術教師設計,工作坊期間為教師進行展覽背景知識培訓。當日下午,各中小學美術教師在教育中心內進行了工作坊成果匯報。該 工作坊緣起于日前仍在故宮午門展廳上展覽的中印雕塑藝術展,故宮宣教部亦借此聯合學校教師開發了一系列美術實踐課程及活動。來自廣渠門中學的高蕓希老師還在現場實地演示了她的課程“華美精致——菩薩寶冠的造型藝術”。
“中印佛教雕塑展教師工作坊”部分成果展示墻
教師工作坊內各中小學校老師與故宮宣教部工作者
林鄭月娥司長、單霽翔院長與參與工作坊的各校教師進行交流
“開筆書?!斌w驗為所有步入教育中心的觀眾設計,結合清代皇家“明窗開筆”禮俗,活動現場由故宮宣教部人員、故宮志愿者和擁有書法特長的學生現場“明窗開筆”,書寫“大吉”“?!钡燃檎Z贈送給觀眾。同時,有興趣的觀眾也于現場執筆體驗,在老師的指導下,為自己新的一年“開筆書?!?。
林鄭月娥司長與書福觀眾交流
教育中心同時也是今年11月國際博協第七期常規培訓班課程的教育空間之一,來自國際博協培訓中心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在此介紹了該項目的基本情況。國際博協培訓班由故宮博物院與國際博協、中國博協合作舉辦,旨在向世界各地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博物館從業人員,提供高質量的培訓課程,目前已成功舉辦7期常規培訓和1期特別培訓。未來教育中心也將繼續服務于國際培訓,并與該項目互促共進。
志愿者工作站和閱覽室目前也已投入使用,林鄭月娥司長、單霽翔院長等領導參觀了工作站的使用情況,并親切慰問了志愿工作者。
即日起,故宮教育中心面向全社會正式開放。它將成為故宮博物院的教育平臺和互動窗口,充分發揮各方面優勢,舉辦針對各年齡段公眾的文化課程和教育活動,舉行講座,舉辦培訓,利用豐富的教育資源,讓故宮教育惠及更多社會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