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北京西城,退休前在北京市外事學校從事旅游地理的教學工作,對老北京城特別是故宮有著深厚的感情。
2007年,我在網上看到故宮招募志愿者的消息,當時特別激動,就馬上報了名。經過面試、筆試、現場講解等考核后,我于當年5月正式上崗成為了一名故宮志愿者。對于文物的解說,我格外上心。珍寶館有一件長得很像金發塔的“金嵌珍珠寶石塔”。大概是金發塔的名氣太大了,許多導游來到這里,總是對著寶石塔,講著金發塔。每當這時,我都會走過去糾正:“您這就說錯了,雖然相似,但這是寶石塔而非金發塔。乾隆帝在其母去世不到一月時,即下詔制作金塔一座,專盛皇太后生前梳落的頭發?,F在此塔已移到了位于壽康宮的‘慶隆尊養——崇慶皇太后專題展’。留在珍寶館的則是‘金嵌珍珠寶石塔’?!蔽揖褪菓{著這股認真和執著的勁頭,受到了觀眾的認可和喜愛。有的觀眾甚至想請我吃飯,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我總會笑著對他說:“您甭客氣!”
只要細心,在工作中總能發現一些細小的問題。比如珍寶館中,在頤和軒和樂壽堂的兩側廊中鑲著《敬勝齋法帖》,這是乾隆御筆臨摹名家字帖刻成的碑文,十分漂亮。但遺憾的是,外面的玻璃罩多年不擦,蒙了很多灰塵,令觀眾看不清楚。于是我向有關部門反映:“不論從衛生角度還是文物角度,對故宮的影響都不好,該好好擦擦了?!睕]過多久,玻璃被擦得干干凈凈,志愿者們非常開心,觀眾們也能清晰地欣賞到更豐富的文化資源。
憑著對志愿工作的執著與堅持,我在2013年當選為故宮志愿者委員會主任,成了“志愿者中的志愿者”。我們不僅為游客服務,還為志愿者服務。能夠為傳播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到十分欣慰。
曾于2012年獲得“魅力北京·百場講述——北京博物館志愿者講述活動十佳志愿者”稱號;2013年獲得文化部“志愿文化基層年優秀志愿服務獎”。